区委二届七次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新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为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吹响冲锋号、发出动员令,也为全区人社工作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区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二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思想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牢固树立“四精”工作理念,以“自信、发奋、齐心”的精神状态和“新建当自强”的使命担当,持续加力、深入推进稳岗扩岗提效、社保扩面提速、人才引育提质和谐劳资提档、人社服务提优五大工程落实落细,用实干实绩推动区委全会精神落地见效。
以稳就业为主线,大力实施稳岗扩岗提效工程。始终将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我区就业形势稳中向好,截至7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218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23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3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68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487万元,带动就业838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7期,培训2775人次;累计发放职业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一次性求职补贴、稳岗返还补贴等资金600余万元,惠及劳动者5000余人。围绕促进青年群体就业,大力实施“见习千岗募集计划”,广泛动员全区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募集见习企事业单位42家,募集见习岗位1298个,已吸纳162名毕业生等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发放补助金额50余万元。
以兜底线为基础,大力实施社保扩面提速工程。始终把社会保障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截至7月底,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5127人,养老待遇领取人数30132人,发放养老金5.28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5521人,养老待遇领取人数48478人,发放养老金6618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9618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463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0885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2500万元。全区社保卡持卡人数60.94万人,电子社保卡签发人数36.54万人。为符合条件的12005名困难群众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共计120.05万,代缴率100%。减轻企业社保负担,贯彻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累计为2000家企业减负1400余万元,助推企业降本增效、向好发展。
以“优服务”为宗旨,大力实施人才引育提质工程。始终把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围绕推动人才高地建设,今年以来全区共引进省外人才962人,科骏实业肖罡入选“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溪霞农业园区管委会胡伟明和江西交通技工学校朱华生获评全市“双高创新人才”,3人认定为全市C类人才,4人认定为D类人才,2名专业技术人才获批“市政府特殊津贴”。写好“十万人才”文章,落实市委、市政府“利用‘洪漂’概念开展引才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不间断开展“百场校招”活动。成功举办“新有梦·建有道”“洪漂人才荟”夏季星空夜市招聘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红军莅临活动现场,并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省内省外“百场校招”活动150场,13258名大学生和技能人才正式签约,建立黑龙江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等10个省外高校“赣才归巢”人才工作站;举办“洪漂人才荟”星空夜市招聘会7场,吸引各类求职者6200余人次,线上“直播带岗”观众人数达9000余人次,现场收取简历200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781人。
以强治理为依托,大力实施和谐劳资提档工程。始终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放在重中之重。大力推行“阳光仲裁”,探索建立“法院+工会+仲裁”劳动争议诉裁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法院与工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各自职能优势,凝聚合力共同提高调解的公信力和调解协议的执行力。持续深化赣鄱无农民工欠薪项目试点工作成效,在总结去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在全区建设领域推广“六项制度”+“电子劳务合同、社会保障卡发放农民工工资”八项机制,建立“行政村(社区)排查、乡镇(街道)巡查、区级督查”三级联动网格管理,打造根治欠薪工作“新建样板”新亮点。截至7月底,全区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及欠薪投诉举报案件316件,涉及劳动者1300余人,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仲裁结案率为98.79%,调解成功率为84.95%。
以“惠民生”为目标,大力实施人社服务提优工程。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贯彻落实便民利民新政策,大力推动人社经办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全面推行“八大服务”体系,通过减证便民、错时延时“不打烊”服务、网上预约、实行“免申即享”工作模式、养老待遇资格“无感认证”等多种形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努力实现“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目标,不断提升经办服务水平。
新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