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三季度,西湖区卫健执法局对辖区内游泳场所开展了2轮全面的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通过实地查看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游泳场所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卫生管理制度档案、游泳池水消毒、浸脚池、强制淋浴设施设置、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洁消毒和水质检测等关键内容进行检查。督促游泳场所切实履行卫生安全主体责任,完善水质快速检测记录和含氯消毒剂投放记录,确保池水循环和定期补充新水。此次专项检查共对西湖区25家游泳场所进行了检查,立案1起,罚款500元。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全区游泳场所卫生环境监测工作,预防传染病发生和传播,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西湖区疾控中心于2024年8月8日—16日对全区24家单位开展泳池水质卫生检测。本次泳池卫生检测分现场理化监测和实验室检测两大项,理化项目有现场室内微小气候(温度、湿度)、照度、噪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游泳水游离性余氯、浸脚池水游离性余氯等9项,实验室项目为水温、PH值、浑浊度、尿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等6项。本次泳池监测共取24家单位泳池水样24件,22件泳池水样符合国家标准,合格率91.67%。针对游泳场所存在的问题,已提出整改意见,相关场所也已进行重新采样检测,整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回头看”,持续加强对游泳场所水质抽检及监督工作,为市民游泳卫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游泳场所对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
2.部分泳池存在尿素超标情况。
尿素超标原因分析:
(1)人体的汗液和尿液:游泳者在游泳过程中会排出汗液和尿液,这些液体含有尿素,进入泳池会增加尿素含量。
(2)泳池管理不当:包括泳池新水补充不足和换水不足。如果游池没有及时补充新水或换水不勤,尿素会累积超标,夏季游泳者增多时,如果没有足够新水补充,尿素含量更容易超标。
(3)泳客行为不当:有些泳客可能不讲卫生,在游泳池中小便,增加尿素含量。
(4)其他来源:除了汗液和尿液,泳客使用的化妆品也可能含有尿素,进入泳池会增加尿素含量。
三、下一步举措
1.深化专项检查与常态化监管结合:在保持每年至少一次的全面专项检查基础上,建立游泳场所的常态化监管机制,通过强化日常巡查及监督检查,确保游泳场所卫生安全持续稳定。
2.强化信息公示与公众参与:进一步完善游泳场所卫生检测结果的公示制度,不仅在政府网站上公示,还考虑通过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发布,提高信息透明度,鼓励市民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游泳场所卫生安全的良好氛围。
3.加强宣传教育与行业自律:加强对游泳场馆行业经营者的宣传教育,提升游泳场所经营者的卫生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行业内部建立自律机制,推动游泳场所之间开展经验交流和互相学习,共同提升行业整体卫生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