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索引号: b438272--2024-0034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南昌县黄马乡 生成日期: 2024-07-30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南昌县黄马乡:“1+1+3”工作法托起群众美好生活
  • 浏览量:
  • 字体【      】

为全面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销”,全面激活“平安细胞”,黄马乡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让党建触角“进村到户”,持续完善“1+1+3”村民信息档案工作法,建立“一户一档”居民信息档案,从小“数据”中找准解决社情难题的关键点,以实招办实事,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

摸清底数 建准建档知民情

走进黄马乡徐家村档案室,一排排档案柜中整齐摆放着档案盒,里面装着记录辖区村民各类情况的资料。据了解,为实现有效的基层治理,黄马乡根据辖区内的情况,制定了“一户一档”村民档案,内容涵盖家庭人口情况、成员基本信息、住房经济情况、是否低收入困难家庭、是否特殊人员等,内容翔实丰富。

“过去,我们虽然也入户了解辖区村民的情况,但是并没有汇总起来,查阅很不方便。自从为每户家庭建准建档后,干部们不仅掌握了群众的基础信息,也第一时间了解了群众所需所盼。”黄马乡徐家村党总支书记徐玉良说。

据了解,村“两委”可充分利用“一户一档”掌握本村村民家庭信息,做到村民情况村里掌握、村级档案有档可查、村民问题对症下“药”、村级发展因村制宜。

聚焦聚力 及时更档合民心

基层治理事项纷繁复杂,群众个人信息、档案也随着需求变化而日益更新。为适应群众多维度需求,黄马乡变“静态建档”为“动态更档”,推动家庭档案及时更新完善。

“我们采取‘新增一户、建档一户,变动一户、更新一户,录入一户、完善一户’的原则,定期对‘一户一档’档案进行更新补充,比如新生儿、新结婚、已去世、政策享受变更等人员,村干部会及时上门收集资料、标识清楚,及时规范档案信息,实行‘一户一档’动态化管理。”徐玉良介绍,为了更好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徐家村组建了一支以“乡挂点干部+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村党员”的队伍,依托“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级模式,进村入户摸清群众建档立卡需求情况、档案变动情况,做到随时了解、及时更新,并安排1名专职人员管理档案,设置专门档案柜存放档案,实现档案专人专柜管理。

服务民生 高效用档落实效

为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最大限度发挥基层治理大作用,黄马乡各村(社区)以户为单位,紧盯群众疑难,坚持靶向帮扶,采取“一周一走访、一周一研判”的工作方式,切实建好问题台账,确保群众急难愁盼、主要矛盾纠纷等问题项项有推进、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按照“红、黄、蓝”3种颜色标识卡对问题进行挂牌,对能在本村即办即销的挂“蓝牌”;暂时无法解决的,需提交乡相关部门联动解决的挂“黄牌”;村与相关部门完全解决不了解的,需提交党委政府集体研究解决的挂“红牌”。

“通过‘1+1+3’工作方式,乡、村两级干部不仅及时将所收集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整理,直接派单给乡村两级职能部门实时跟进,同时还提前介入了群众需求,梳理下沉了服务事项,打通了服务通道,有效地化解村民的烦心事、操心事,甚至更进一步将问题的解决方式由繁变简,把问题直接化解在基层。”黄马乡党委副书记甘霖说,下一步黄马乡将在持续强化“一户一档”“三色标识卡”工作的同时,列出群众需求清单,依托网格服务,把服务做细,把台账做实,实行全领域服务,推动乡村平安、和谐发展的建设。

党建引领、治理有效……如今的黄马乡,以精细化、全覆盖的党建勾勒出一幅群众诉求有回应、矛盾纠纷能化解、安全隐患源头防、困难家庭有帮扶、邻里和谐一家亲的基层治理新画卷。 

扫码浏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