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乡位于南昌东南25公里处,东临青岚湖,全乡区域面积76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98万,耕地面积约4万亩。曾荣获“全省生态乡镇”、“全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殊荣。塔城乡建筑产业发达,但产业以农业为主,至2017年底,全乡所辖10个行政村有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在6万元以下。根据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乡党委、政府坚持强化党建引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多措并举做好抓党建促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一、夯实责任,强化党建引领,争当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排头兵。
抓好基层党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塔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全乡十村一居党(总)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因地制宜,积极献计献策。通过组织召开专题部署会,制定下发了《塔城乡2018年村集体经济规划》,成立了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村成立党总支书记为队长,包括第一书记、致富能手、老党员、“两委”干部在内的壮大集体经济工作队。确保层层传导压力,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增收。
二、多措并举,盘活集体经济,建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力军。
一是把资源收回来。全面铺开乡、村、组三级“清产核资”工作,厘清各村资产资源情况,村“两委”在分管领导带领下,借助强劲的政策东风,收回长期被占用的土地664.6亩,水面735亩,由村委统一发包,共产生收益221090元。其中,秋溪村收回村集体所有的128亩养殖水面,年发包收入51200元;塔城村收回埠头湖汊水面,年发包收入5280元;南洲村收回村自留耕地约256亩,年发包收入可得60000元,直接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二是把资产用起来。盘活闲置校舍、荒地、养殖水面等集体资产。通过发包出租的方式,提高村集体收入。塔城村发包小学校舍建立厂房,每年可得收入3000余元。秋溪村发包小学校舍,出租给企业建立养蛇基地,每年可得收入60000元。秋溪村原知青点荒地约15亩,村委会发包出租,每年可得收入约1500元。湖陂村发包东漫家陂塘380亩,养殖渔产,每年可得收入29500元。充分把集体资产和资源用起来,切实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是把资金引进来。积极对外招商,引进外来企业资本注入,反哺壮大村集体经济。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昌玉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瀚亿(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农业产业化特色项目,组建开心农场,发展农耕文化体验式现代农业。湖陂村将12万元党费列支扶贫款入股该项目,获取股份分红,每年可稳定获得分红收益16000元。秋溪村引进广东惠欣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建立养蛇产业基地,每年可得收入60000余元。凤岗村引进南昌五味全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可得收入12000元。湖陂村通过引进市国税局扶贫资金,提供场地建设光伏发电站。2018年光伏项目实现收入约30000元,除去分配给关联贫困户外,村集体可得约22300元,切实增长了村集体经济。
通过以上措施,2018年有5个村可实现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目标,村集体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成功摘掉空壳村的帽子。
三、效果初显,发现问题阻力,明确思路力求经济薄弱村脱壳。
回顾今年工作,抛开成绩,仍旧存在不少问题。塔城乡剩下的东游、芳湖、闹上3个村,无资产无资源,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缺少发展途径。塔城乡将突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具体下步打算如下: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争取2年之内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在此基础上引进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
二是积极引进大田农舍。采用农田托管的方式,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够充实村集体经济。
三是进一步盘活资产资源。整合闲置零散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包出租和招商引资,发展农村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