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人大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6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杨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养犬行为提升南昌社区环境和城市形象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您提出的建议非常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3年,市犬管办(设在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南昌市养犬管理条例》,聚焦文明养犬宣传,重点查处遛犬不牵绳、流浪犬、饲养禁养犬、犬只随地便溺等群众关注的问题,落实落细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成都“罗威纳犬伤人”舆情发酵后,我市违规养犬整治举措被省公安厅推荐至公安部。
一、强化了统筹协调
组织召开了全市不文明养犬专项整治工作会,制定了整治方案和推进表,优化了考核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分工,细化了措施,压实了责任,统筹调度县区犬管部门,协调市直有关单位,全力推进各项整治措施落地见效。市城管局办理饲养犬只随地便溺案件1533起,同比上升21.7%;市商务局落实《南昌市养犬管理条例》的要求,完成了全市中大型商场犬只禁入标识的张贴工作;市文广新旅局配合市犬管办填补了全市54家A级以上景区犬只准入的管理漏洞。
二、强化了宣传教育
组织各有关单位,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推动形成文明养犬新风尚。一是广泛发动社区等基层组织参与宣传工作,悬挂横幅1300余条,张贴海报11000余张,发放《文明养犬倡议书》2万余张,宣传册25000余份;二是积极推动城管、交通、教育等市直部门,利用充分发挥领域优势开展宣传,其中城管部门协调了1500多家商户参与宣传,张贴宣传标语3700余处,设置犬只禁入标识580余处。交通部门组织全市4800辆出租车和地铁各站点,利用LED屏滚动宣传文明养犬。教育部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家校微信群,向24万余名学生家长发送了《文明养犬致家长一封信》,更新了607所学校的犬只禁入标识;三是充分发动省市媒体对我市文明养犬管理工作开展宣传,累计发布各类文章、视频200余(篇)次;四是发动动保组织开展领养活动15场,领养收容犬只375条。
三、强化了专项整治
2023年全市陆续开展了九类专项整治、景区违规养犬整治、“夏季行动”不文明养犬专项整治、禁养犬专项整治等四大行动。通过天网巡查、现场暗访、交叉检查,以及警情回访等多种手段,纵深推进我市违规养犬整治行动。2023年全年,全市执法部门共计办理违规养犬行政案件4844起,较去年上升10.7%;收容留检流浪犬、无主犬、肇事犬只3826条,其中禁养犬497条,分别较去年上升28.3%、34.7%。
四、强化了挂牌督办
2023年6月,市犬管办依据《南昌市犬患重点地区挂牌整治办法》对5个犬患重点街道(乡镇、管理处)启动了为期6个月的挂牌整治。2023年12月,市犬管办对5个被挂牌地区进行了复核。经市犬管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对西湖区绳金塔街道、青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等进行摘牌,同时决定对西湖区朝阳洲街道、红谷滩区卫东街道、青云谱区徐家坊街道不予摘牌,并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集体约谈,督促责任单位2024年6月之前清理犬患,压降涉犬警情,净化涉犬环境,完成摘牌。
针对您提出的几点建议的简要说明:
1.关于“对举报违规养犬行为实施奖励”。市犬管办因无明确经费来源,未能有效推进该机制落地。红谷滩区犬管办于2020年出台了举报不文明养犬行为奖励机制,延续至今,效果显著。我市其他县、区政府因经费紧张或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及时跟进。
2.关于“对多次违规养犬者实施曝光”。市犬管办一直在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效应较好的不文明养犬曝光机制,发动社会力量曝光不文明养犬行为,充分借力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倒逼违规养犬者养成“依法、文明、规范”养犬意识。
3.关于“一户饲养多犬”。在我市基层执法实践中,“一户饲养多犬”的行为,因存在“帮朋友、亲人代养”等漏洞,办理该类案件“取证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目前,以警告、教育为主,处罚案例相对较少。
下一步,市犬管办将继续加强文明养犬宣传力度、深度、广度,逐步提升市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南昌市养犬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知晓率,使文明养犬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大饲养禁养犬和一户多犬问题的整治,同时注重与市城管局保持良好协作,继续强化犬只随地便溺执法和犬溺清扫工作。
最后,诚挚感谢您对我市文明养犬管理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南昌市公安局
2024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