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务院 我来说
以人民为中心
欢迎你@国务院。你对就业、收入、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有什么感受?你对完善政策措施、改进政府工作有何高招与高见?政府工作离不开大家的真知灼见。你的留言可能被转给有关部门和地方,并可能以不同形式公开。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努力的方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汲取各方智慧,辅助政府科学决策,感谢你的参与。
激发市场活力
欢迎你@国务院。你对国企、民企、外企、个体户等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有什么感受和期待?你对完善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有何高招与高见?政府工作离不开大家的真知灼见。你的留言可能被转给有关部门和地方,并可能以不同形式公开。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努力的方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汲取各方智慧,辅助政府科学决策,感谢你的参与。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欢迎你@国务院。找政府办事排队长、来回跑?企业投资经营门槛多、手续繁?欢迎你反映问题,并就提升各级政府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建议。
我们会收集整理大家的留言,进行专门研究,并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查清问题、查明原因、整改解决。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汲取各方智慧,辅助政府科学决策,感谢你的参与。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督促解决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从即日起面向社会征集5个方面的问题线索及意见建议:
一是阻碍市场准入和退出方面的问题线索。
1.限制外地经营主体进入。有关地方和单位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或设立分支机构等形式,设定不合理条件,提高外地经营主体准入门槛。
2.设置不合理业务壁垒。有关地方和单位以注册地、所有制、组织形式等条件,排斥、限制经营主体参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活动。
3.限制市场退出。有关地方和单位以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暂停办理流程、故意拖延等手段,为企业跨区域经营或迁移设置障碍;为了片面追求本地区经营主体数量增长或未认真落实企业注销“一网通办”制度,导致企业注销难。
二是妨碍市场公平竞争方面的问题线索。
1.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有关地方和单位以行政命令、行政授权、行政指导等方式或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强制、组织、引导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实施其他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2.实行地方保护。有关地方和单位对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采取歧视性措施,实施地方保护的各类优惠政策,对外地经营者在本地的投资或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歧视性待遇。
3.利用优势地位开展不正当竞争。有关国有企业、大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妨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其他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4.限制经营和指定交易。有关地方和单位违法设置特许经营权或未经公平竞争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三是影响政务服务和行政效能方面的问题线索。
1.政务服务不便利。有关地方和单位政务服务场所设立不集中、窗口设置不合理,政务移动应用程序数量多、重复注册等,强制要求线上预约或在线提交材料;政务服务热线接办效率不高,投诉建议机制不完善,未认真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和要求。
2.政务服务不规范。有关地方和单位在审批中额外、变相增加办理环节和申请材料,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等制度落实不到位。
3.政务数据不共享。有关地方和单位系统不联通、数据难共享,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应用不到位,数据共享核验事项仍要求提供实体证照或纸质材料,不同信用管理平台之间信用信息不联通、信用修复进度不一致。
4.执法检查不规范。有关地方和单位执法检查缺少合理统筹安排、过多过频,简单粗暴、畸轻畸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有关工作人员借机吃拿卡要、牟取私利等。
5.政企沟通不到位。有关地方和单位政策出台前未充分听取和吸收企业意见,出台后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不够,政策调整和执行“一刀切”、“急转弯”,政府与企业缺乏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到位。
四是侵害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方面的问题线索。
1.政府承诺不兑现。有关地方和单位内卷式招商,不顾实际给予政策优惠,但以各种借口拖延不予兑现;在无分歧的情况下拖欠企业账款。
2.违规干预企业经营。有关地方和单位违规干预经济纠纷,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随意限制民营企业家自由,影响民营企业合法生产经营。
3.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有关协会、商会强制入会并收费,或依托行政影响收费,或通过评比达标表彰、职业资格认定违规收费等。
4.中介服务机构乱收费。从事检验、检测、评估、认证、鉴定、公证等业务的中介机构,垄断经营、强制服务、不合理收费等。
5.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有关地方和单位未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知识产权侵权和行政非诉执行快速处理机制,对经营主体申请商标审查缓慢等。
五是影响扩大开放方面的问题线索。
1.通关服务不便利。有关地方和单位在口岸查验、监管执法等方面协作配合不够、工作效率低下,导致边境口岸通关效率低,影响企业进出口贸易等。
2.对外资企业实行歧视性措施。有关地方和单位在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或涉及国家安全领域外,通过限定品牌或以外资品牌为由排斥或歧视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对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享受政策设置额外条件等。
同时征集对政府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方面的意见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将对收到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及时研究处理。对经营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重要问题线索,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将直接派员进行督查。经查证属实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
2024年2月1日
-
红谷滩区2024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调度会召开
7月10日下午,红谷滩区2024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调度会召开,区委书记涂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光荣,区委副书记万晓娟,副区长徐辉出席会议。
会议通报了全区2024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推进情况,并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两整治一提升”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当前,全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实现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奠定坚实基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紧紧围绕“三年树标杆”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做好“两整治一提升”工作,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就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以“干净、整洁、有序”为标准,抓好“一整四化八有”建设内容,最大限度留住乡村特色和民俗风情。要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深化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打赢“两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动收官之战。要依托农村现有资源禀赋,明确主攻方向,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到产加销贯通、农文旅协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宽农村增收致富渠道,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强劲动力。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有机结合,瞄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短板弱项,在“长效”“洁净”上下功夫。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引导和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村庄建设,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建养并重”。
区直相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
涂晓晖会见达晨财智董事长刘昼一行
7月8日下午,区委书记涂晓晖会见达晨财智董事长刘昼一行,双方围绕地方政府招商和产投融合等方面开展座谈。区委常委、副区长邱胜参加。
涂晓晖指出,红谷滩区作为全省数字经济中心,具有扎实的数字经济产业基础,在党中央大力号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今天,有着得天独厚的先驱优势。达晨财智聚焦高端新兴产业的布局与红谷滩区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有极高契合度,双方要继续加深友好合作,在推动产业发展、产投融合等方面聚力同行,充分发挥双方自身优势,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实现双向奔赴,双量增长,双方共赢。红谷滩区将聚焦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南昌市“8810”产业计划及红谷滩区“五大引领”的战略定位,持续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尽最大努力推动产业引领,项目落地。
刘昼表示,达晨财智将进一步对接红谷滩区未来产业规划,精准匹配投资落地项目,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开展多层次资本合作,积极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推动更多高质量链主企业落户红谷滩区,为红谷滩区未来产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区金融办、区科工局、区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
刘光荣调研督导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7月7日上午,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光荣深入部分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督导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副区长熊飞参加。
在南昌保利大剧院项目工地, 施工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刘光荣走进正在内部装修的大剧院施工现场,实地察看项目进展、施工规范、工程质量等情况,与建设单位、施工方负责人沟通交流,详细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并现场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刘光荣强调,各有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协调保障,以更实的举措、更强的合力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高效实施;项目单位要紧盯目标任务,严把时间节点,严格质量标准,强化细节品质,确保建成精品工程,切实将保利大剧院打造成引领城市文化风尚的新名片、新地标。
在南昌华宏商业中心项目现场,刘光荣认真察看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详细了解项目报批进展情况,并与项目方亲切交流。他指出,项目规划方案既要能够凸出品牌方的商业特质,又要能彰显城市魅力形象,与周边商业、学校环境相协调适应。相关部门和属地要通力配合,做好项目开工前期保障工作。对项目方在建设推进中存在的管线迁改、规划报批等相关事宜,要积极协调、主动服务,加快各项工作手续的办理,助推项目顺利开工。
随后,刘光荣“四不两直”督导检查南昌西站周边环境秩序整治情况,先后察看站前广场、旅客安检区、出站大厅的环境卫生和运行管理情况。他强调,要切实凝聚驻站单位合力,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不断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巩固整治成果;要强化暑运保障,持续擦亮西站“窗口”形象,用心用情提供更多暖心周到的出行服务,让旅客出行体验更舒心、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