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i618267-0703-2024-0011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发布机构: | 东湖区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4-07-16 14:34 |
文件编号: | 有效性: | 有效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分享到:
东湖区应急管理局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依据、程序 | ||||
序号 | 事项名称 | 事项类型 | 设定依据 | 执法程序 |
1 | 对生产经营单位和有关人员未履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的处罚 | 行政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第九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应急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一百的罚款。” |
(一)立案、调查、告知、决定、送达等程序。按照案件性质、违法程度等,分为一般程序、简易程序。(二)听证程序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符合听证条件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提出。当事人逾期未提出听证申请的,视为放弃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三)送达程序案件承办人在规定期限内制作《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执》,送达当事人执行。送达分为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和邮寄送达。(四)救济方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者提起诉讼。 |
2 | 对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机构违反有关规定的处罚 | 行政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第九十二条:“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出具失实报告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租借资质、挂靠、出具虚假报告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吊销其相应资质和资格,五年内不得从事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等工作;情节严重的,实行终身行业和职业禁入。” | (一)立案、调查、告知、决定、送达等程序。按照案件性质、违法程度等,分为一般程序、简易程序。(二)听证程序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符合听证条件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提出。当事人逾期未提出听证申请的,视为放弃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三)送达程序案件承办人在规定期限内制作《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执》,送达当事人执行。送达分为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和邮寄送达。(四)救济方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者提起诉讼。 |
3 | 对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关规定的处罚 | 行政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七条。 《江西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二款。 |
(一)立案、调查、告知、决定、送达等程序。按照案件性质、违法程度等,分为一般程序、简易程序。(二)听证程序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符合听证条件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提出。当事人逾期未提出听证申请的,视为放弃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三)送达程序案件承办人在规定期限内制作《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执》,送达当事人执行。送达分为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和邮寄送达。(四)救济方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者提起诉讼。 |
4 | 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履行“三同时”责任的处罚 | 行政处罚 |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办法第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和第(四)项规定的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的; (二)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擅自开工的; (三)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四)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第二十九条 已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发生重大变更,生产经营单位未报原批准部门审查同意擅自开工建设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本办法第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和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生产经营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没有安全设施设计的; (二)安全设施设计未组织审查,并形成书面审查报告的; (三)施工单位未按照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四)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竣工验收合格,并形成书面报告的。 第三十一条 承担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的机构弄虚作假、出具虚假报告,尚未构成犯罪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吊销其相应资质。 |
(一)立案、调查、告知、决定、送达等程序。按照案件性质、违法程度等,分为一般程序、简易程序。(二)听证程序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符合听证条件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提出。当事人逾期未提出听证申请的,视为放弃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三)送达程序案件承办人在规定期限内制作《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执》,送达当事人执行。送达分为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和邮寄送达。(四)救济方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者提起诉讼。 |
5 | 对违反危险化学品管理有关规定的处罚 | 行政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七条。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
|
6 | 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及其信息报告、处置、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的处罚 | 行政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七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二)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三)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四)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不依法及时处理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规定以外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
7 | 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培训规定的处罚 | 行政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三)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四)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 | |
8 | 提请政府关闭不具备法律规定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处罚 | 行政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四)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 | |
9 | 查封、扣押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和用于违法生产、使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原材料、设备、运输工具,查封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物品的作业场所 | 行政强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65条第四款 | |
10 | 对生产经营单位未履行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的强制措施 | 行政强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70条 |
手机扫码浏览